细节创品牌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后勤管理创新纪实
医院康复大楼外景
中医药文化园
中医药文化长廊入口
本报记者 李晓雅
在环渤海经济文化圈腹地京津之间,坐落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创新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医院立足“以人为本、文化强院”的理念,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应用祖国中医药精粹,提高临床疗效,带动科研创新,借助高科技信息手段,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在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医院一直注重后勤管理,并将其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医院探索后勤管理的科学模式,使工作更加高效、规范,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各项工作。
环境优美 舒缓患者心情
走进武清区中医医院,患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气息交融所产生的美感,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走廊挂饰让人耳目一新,环境整洁有致、和谐优美。医院各处都设置了座椅,方便患者休息。这是武清区中医医院提出的“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理念的成果。
医院要发展,服务于更多的百姓,并让他们的就医过程舒适便捷,环境的改善首当其冲。为此,医院加大基建工作,设计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打造快捷方便的就医流程,布置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使医院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武清区中医医院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医院学术行政楼建成;2008年,改造门诊三楼,建成了在天津市环境一流的中风病区;2009年,硬化了全院的路面;2010年,建成6000平方米的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急诊楼并投入使用;2012年,33000平方米13层的康复楼投入使用……
医院总务科科长王建波告诉记者,直至如今,医院仍在不断完善、改造门诊楼和各病房,进行医院改扩建申报等,这一切都是基于患者看病方便所考虑的。
医院环境的改善效果显著,受到了患者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在医院儿科病房,正值一家医疗机构有关负责人组团来参观,他们惊叹于医院建筑构思之细致:病房里温暖的色调舒缓身心,一切设计均采用弧形结构,以防儿童撞伤;大厅里设有家长休息区和儿童玩耍区,病房根据儿童性别使用了蓝色和粉色壁纸,连洗手间都考虑到大人与孩子的身材差别而分别设置;护士查房时可通过病房门口的电子呼叫系统与急需帮助的患者及家属对话等。人性化的环境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医院单调枯燥的看法。
最令人称道的要数医院将中医文化融入建设理念之中,让医院的文化建设从形式上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文化的可视化。医院建成了2300平方米的中医文化园和中药文化园,园中描述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让中医药文化通过景观绿化直接体现。文化园体现了“因谐自然”“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生生不息”等八个典故,有古木亭、中药植物花廊、太极图、张仲景的行医石雕、李时珍采药石雕、宝葫芦、药碾等。2012年,中医药文化长廊投入使用后,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医院文化形式的内容,向社会展示了中医药文化,其成功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如此美好的面貌非一日之功,还有赖于每时每刻的保持。医院副院长杨娟表示,三分治七分养,良好的环境对于舒缓患者心情很有帮助,而医院环境干净整洁的可持续性很重要。为此,医院加强了保洁卫生工作,聘请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将职责细化,让人人参与管理,从而确保就医环境干净整洁,并形成常态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后勤安保工作,夯实警务室建设,与辖区派出所合作成立保安公司,聘用一批保安人员保障医护及患者的安全。这些保安在各个区域时时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便直接排查,减少了医院治安事件的发生。
体系完善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是武清区中医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思路,后勤部门始终围绕这个思路保持高效、协同、持续的监督机制,严格实施绩效考核,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探索创新的管理模式。后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护人员为根本,更加高效、全方位地提供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保障。
杨娟介绍,医院每周由主管院长组织召开“3S”质询会,各科科长将上周所做工作及成果汇报给大家,并说明下周计划,对比上周成果和上周计划,查看完成度,促进工作高效地开展。每年经过质询会督办的事项达近千条,并得以落实。
采购是后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医院通过制度保障,做到采购有计划、物资领用有规范、科室成本有核算、物资管理无浪费。凡涉及购买仪器、设备、耗材、办公生活用品、建筑等花钱的地方,医院都组织班子成员、招标委员会成员、职工代表等参加招标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阳光工作”。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服务的核心理念,这在后勤部门的工作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进入门诊大厅,统一着装、服务温馨的导诊人员随时准备回答患者就诊的问题;在住院部,医院还提供陪诊服务,这对于行动不便或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尤为实用,此举也为护理人员节约了时间,使她们投入到医疗服务中。作为中医医院,患者取药后还需要回家煎药,为此医院提供了代煎药、外送等一条龙服务,让患者当天就能拿到煎好的药。
医务人员同样是后勤部门服务的对象。后勤人员以临床业务为中心,服务一线职工,将科室所需用品进行下送,方便了医护人员。后勤人员每天在固定时间对全院水、暖、电工作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指导临床科室,防患于未然。此外,医院还建立了总务科管理微信平台及“8890”(拨拨就灵)一站式服务,对临床科室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记录、跟踪、反馈、统计,便于统计维修量及监督。一站式服务对服务工作质量进行统一监督,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从而提高了后勤服务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该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力打造“数字化医院”。目前,该院的信息系统已基本实现计算机集成化管理,从门诊到住院、从临床到辅诊、从医疗到后勤,覆盖了医院工作的各主要环节。
王建波向记者演示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微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有一个“随手拍”功能,即护士长们对存在的问题拍张照片,能更直观地反映问题严重程度,加快问题解决,从而改变了以往医务人员描述后勤问题难的情况,照片也可以作为建档使用,可谓一举多得。
节能降耗 润物细无声
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名单。武清区中医医院经过申报、创建、初评、公示和复核等环节,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荣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称号。小到一张纸,大到医疗设备,都反映出了医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细微化和规范化,不必花团锦簇,早已润物无声。
能够在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管理制度与实施、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节约用水、绿色消费和附加评价单元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标准,医院的节能降耗工作之细致可见一斑。行政人员首先以身作则,在综合办公方面开展高效、低耗、快捷的工作。综合办公大厅只有一台打印机,纸张双面用,互相监督,杜绝了非工作原因打印各种材料。
在医院的许多角落都可以看到节约资源的标语,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医院在推进节能宣传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张贴宣传标语、组织会议学习等形式,对内提高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对外提升创建节能示范单位的认知度和响应力。
为了强力推进节能措施、方法的有效实施,完善和规范节能行为,医院还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制订严格的节能制度。比如,医院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制定了严格的开关灯制度,做到人走灯灭。
医院的节能工作还不仅限于此,通过推进医院技术节能的开展,对高耗能、低效益的设备进行限制、淘汰和技术改良,进一步优化医疗设备的运行模式和配置结构,实现了医院设备设施的良性运行。如将原来的制氧机改为液氧装置,在为医院节省电能的同时,也优化了医疗设备,使患者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自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以来,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营造节能氛围为切入点,以节能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后完成照明改造、节水改造、用电设备优化项目等,实现了医院的水电气费用降低20%以上。
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刁殿军表示,医院将珍惜荣誉,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力争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流程规范 工作标准科学
“政策指导人,机制调动人,科学培养人,制度约束人”,这是医院的管理理念。在此指导下,医院后勤部门细化工作流程,强调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及管理方法。
总务科关于后勤管理的细则有厚厚的两大本,涵盖了涉及的66项工作并细化了表单,制作了流程图,每一项工作均可按照流程规范进行。而每个部门独立管理,则大大减少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
对于后勤管理,杨娟透露了医院的另一“秘诀”,建立激励机制,即倡导后勤科室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原来设施坏了通知后勤来修的模式,变成后勤人员主动去科室检查。此举既杜绝了跑冒滴漏的发生,减少了浪费,也保证了各种服务设施的时时完好。
武清区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服务理念,坚持“对患者、对社会、对职工负责”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内涵建设作为医院管理、推进医疗业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根本来抓。在“中医中药出特色,中西结合促发展,科技创新图振兴”的发展之路上,医院正稳步前行。
转自(《健康报》2016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