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勤管理贴上创新“标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勤工作发展纪实

为后勤管理贴上创新“标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勤工作发展纪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3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目前,医院编制床位2750张,拥有职工5000余人,2015年门诊量185万人次、出院病人12.4万人次、手术7.94万余例。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多年来,该院后勤服务中心以一切以有利于工作为原则,以“争创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后勤,打造后勤服务品牌”为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准确把握医疗工作对后勤管理的需求,不断完善后勤科学管理体系,加快后勤改革探索创新发展新机制,逐步建立高效、稳定、有序的后勤保障服务运行体系,培养了一支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后勤团队。该院的诸多后勤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成为新疆医疗卫生行业的标杆和典范,得到了疆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强化保障能力

有困难找后勤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医院基本建设、水电气暖、空调、电梯、物资供应、膳食供应、保洁绿化、车辆及物业管理等保障服务工作,其下设动力运营管理科、物资采购管理科、膳食营养科等6个科室。“过去一遇到漏水、空调故障等问题就头疼,我必须翻半天电话本,查找相关班组的维修电话,再依次打给他们。”该院重症监护二科护士长李彩虹说,“现在只要拨打‘2121’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后勤把我花在翻电话本上的时间都还给了患者。”

为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临床科室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医院建立了全疆首个“医院后勤一站式电话报修及咨询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电气暖、电梯、土木修补等维修前的协调和维修后的质量追踪体系,组建查房小组,对全院基础设施、水电气暖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2015年,后勤动力运营管理科、膳食营养科荣获自治区“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称号。全疆共有4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单位参加该评选,仅有5家获此殊荣。

后勤保障服务不仅覆盖了全院,甚至延伸至全国与国外。该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定点医院及国家11支卫生紧急救援队伍之一 ,而这支“国家队”的所有保障任务,均由该院后勤服务中心承担。

“紧急救援要求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通过不断摸索,我们在车辆管理科成立了‘三三组’。遇到突发事件时,我只需通知3个人,5分钟就能通知到40多名救援人员。”车辆管理科科长唐凯说。

目前,中心设有应急物资库、预备役物资库,拥有移动手术、检验、X线检查等10余辆先进应急救援车,已有两批驾驶员赴国家减灾中心参加培训并获得急救证。他们先后完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乌鲁木齐“7·5”事件、皮山县地震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运输保障任务,荣获自治区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谋求技术革新

在“犄角旮旯”里搞科研

后勤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60人,其中本科学历者120余人。“由于把位置好的办公地点让给了临床一线科室,后勤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都分散在医院的角角落落,甚至在地下的犄角旮旯里。即使这样,我们仍在没有专业科研团队的情况下不断总结、创新,并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刘翠玲说。

针对新疆地区冬季雪量大、清运困难等问题,后勤服务中心多科室联合设计、兴建了医院内部融雪池。“利用锅炉表排水废水设计成用余热融雪的融雪池,不仅每年能为医院节约冬雪处置费用30余万元,雪融化后的水排到地下管网,还可以净化下水道的医疗用水。”综合管理科科长弥光辉说。

2013年,后勤服务中心主导研究实施的“高效雾化脱硫除尘集成一体化研究与应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5年,该研究项目分别被天津市环保局、泰国一工业园区推广使用。此外,中心的“自制蒸汽餐具消毒间的应用”、“洗涤配送流程的优化”、“提高医院电梯困人救援效率”、“医疗建筑塑钢窗安全结构”等项目,在自治区质量协会、总工会、经信委、科协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第36届QC(品管圈)项目成果发布评比中荣获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中心主导撰写的国家行业标准《医院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医院二次供水运行管理》、《医院供热系统运行管理》也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批颁布实施。

创新服务流程

把时间还给医护人员

物资采购管理科下设物资采购、膳食采购和洗涤站3个班组,其中物资采购班负责全院生活类物品的采购、供应、配送。2015年,该班组年采购金额1600万,采购品种达2000余种。

“为临床一线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是后勤延续多年的传统。只要科室有需求,哪怕是一支笔,我们都会派人送过去。”物资管理科科长牛宏岩说。随着医院的发展,住院病人不断增加,各科室业务量及对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过去全开放的派送模式难以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为此,后勤中心物资科创新服务流程,与各临床科室积极协商,实行有计划配送与特需相结合的“计划+机动”配送新模式。“各科室提前在医院的OA系统上报物资需求、月计划及配送次数和周期,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医院流动资金的沉淀占用,全年的派送量也从2014年的2万余次减到了2015年的5000余次,配送人员由之前的8人减至4人。”牛宏岩说

“刚建洗涤站的时候只有两台小型洗衣机,目前我们有烘干机、大型洗衣机各10台,烫平机4台,日洗涤量1万余件。”已在洗涤站工作33年的袁庆伟说。以前点对点的被服收送模式耗时费力,存在交叉感染隐患,工作人员往往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全院及两所分院4000余张床位的被服洗涤工作。通过与护理部不断沟通,洗涤站推行临床被服收送无清点交接互信机制,减少了两次中间交接环节,每天可节约临床与后勤清点交接时间90分钟。“为医护人员节省90分钟,就是为患者争取90分钟。”无清点交接互信机制不仅把时间还给了患者,还降低了用人成本。医院有65个科室,如果按照12.5元/人/小时计算,这种创新服务每年还节约了用人成本19万元。

此外,洗涤站实行错峰收送被服,“以前在医院人流量最大的早上收送被服,现在为方便患者、医护人员,我们改为每天晚间7点半收送,这使后勤用人成本降低了8.7%,医院电梯使用效率提高了5%。‘科学运筹创新物资配送流程’项目还获得了医院科技创新优秀奖,并荣获自治区质量管理协会QC项目管理三等奖。”牛宏岩说。

打造服务品牌

大食堂里有精品名小吃

“很多在医院周边工作的上班族也来我院餐厅就餐。10多年来,我们没有收到一起食品安全投诉。”该院膳食营养科科长邵圣君说。

膳食营养科下设1个清真餐厅、两个汉餐厅。该科通过招标选取有资质的大型企业提供食材,由专门的人员负责采购,餐厅人员负责食材验收。2015年,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院餐厅进行了6次明察暗访,3个食堂全是A级达标。同时,该科每年邀请自治区烹饪协会的厨师对员工进行烹饪技能培训,对其技能进行考核、点评。后勤对考核达标的高技能人才逐渐推行同工同酬制,目前该科已有42人实现同工同酬。当前,该院食堂每天负责医患陪护等各类就餐人员达15000人次,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2006年,后勤率先在膳食营养科实行全成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2015年,膳食营养科在严格按合同控制销售差价率20%的情况下,餐饮收入了54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17万元,增幅达10.48%。同时,上交医院管理费等共218万元,承担人员工资、绩效工资、水电暖等各项费用4363万元,为手术室工作人员供餐8.45万人次,为住院病人配送餐12.89万人次,完成体检人员就餐接待3.91万余人次。

经营上,该科将权力下放给各个班组,由班组策划自己要经营的品种,再由后勤服务中心进行审核。“不仅食品安全有保障,我们的大食堂里还有精品名小吃。”邵圣君说。2010年,该科上报的10项特色小吃荣获新疆名小吃称号,膳食营养科也相继荣获乌鲁木齐市食品卫生A级达标单位、新疆烹饪协会优秀团体会员单位、新疆大众餐饮营养配餐典范单位、乌鲁木齐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该科编订的《医院膳食安全操作标准》,不但解决了职工、患者的后顾之忧,也为医院临床救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医院的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已在全疆数十家医院得到成功复制,为公立医院食堂经营管理探索出了可行之路。

优化管理体系

把理念打造成文化

后勤管理业务面广、工种杂、管理难度大。通过不断摸索,该院后勤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00余项,全面推行基层班组标准化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后勤服务中心对供电、电梯等设施实行自主管理,对保洁、垃圾回收等实行社会化管理,并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及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节约是后勤的传统。在实行科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后勤定期召开医院预算、零星搬迁、花卉租赁、保洁绿化、医疗废物处置等各类经济运行管理会议,规范后勤经济业务及预算管理。2015年,后勤向医院各临床科室调配各类桌椅柜凳123件,回收并捐赠吉木乃县医院办公桌椅等物资8.2万元,翻修旧暖瓶、锁具、吊顶板、医疗器械包装板等安装及加工类节约成本2.8万元,回收纸箱、输液瓶、处置废旧物资累计收入18.3万元,全年累计节约资金59.3万元。

“好管理离不开好员工。”刘翠玲说。为了给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后勤专门修建了条件舒适的职工宿舍楼,通过及时更新食堂、洗涤站的设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新入职员工不仅能得到专业化的培训,还有外派学习专业技能的机会。2015年,后勤组织专题培训6次,9名职工通过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为弘扬工作、学习的正能量,后勤2015年向医院院报、公共网络平台投稿12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主办《后勤视角》5期,创办主题板报7期,1篇论文荣获中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管理委员会论文征文活动优秀奖。

“医院的医疗技术‘出国’了,我们的后勤管理理念也要努力‘出院’,并不断改进,打造具有医院特色的后勤文化。”刘翠玲说,“只有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有高水平的管理。”

2012年以来,该院通过举办专业管理培训班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后勤管理指导、帮扶。2015年,该院免费为50余名县级医院后勤管理者提供技术帮扶,接收进修、参观学习200余人次,覆盖全疆14个地州、94个市县级医院。“现在在新疆,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们的后勤管理模板。”曾获全国十佳医院基建管理院长(处长)称号的刘翠玲说。

“我院曾多次组团参观学习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在水房、洗涤站这些和水打交道的地方,我没有见到一滴污水。”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宋晓平说,“通过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参观学习,我们这些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后勤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医院的后勤工作绝不是‘脏乱差’,‘整洁、高效、优质’才是医院后勤工作的新标签。”


(转自健康报2016年3月4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