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管理大变革!北京拟将22家市属医院后勤联网
2015年3月,北京22家市属医院创建“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后勤中心”),针对院内的综合维修、膳食咨询以及应急保洁等后勤项目,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按照预期,医院一站式后勤服务情况将纳入绩效考核,并与市属医院财政拨款挂钩。
10月30日,北京市医管局召开创建工作总结会,健康界从总结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22家市属医院后勤中心全部通过达标验收。市医管局基础运行处处长樊世民表示,目前信息系统在各医院已成功运转。“升级信息系统,实现22家医院信息共享是下一步方向,未来相关部门将结合后勤中心运行情况,增强系统功能,争取实现集团内部后勤联网信息共享。”樊世民说。
患者一个电话 后勤中心全搞定
过去,患者和医务人员遇到后勤保障服务问题时,需要分别和维修、保洁、餐饮等十多个部门或社会化服务公司沟通协调,工作分散,监管难度大。后勤中心创建后,患者及医务人员只需拨打一个电话或点击一下鼠标和手机,就可解决院内综合维修、膳食咨询以及应急保洁等后勤服务问题,并可以时时查询事件处置过程,同时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有效解决了以往后勤保障和服务问题反映涉及部门多、处置效率低等问题。
各医院在推出规定服务之外,还探索更多便民措施。北京世纪坛医院推出送站、殡仪、商品、轮椅服务;北京朝阳医院推出运送、陪护服务;北京地坛医院推出打车、安保服务;北京中医医院推出中医药膳服务等服务内容。此外,在为医务人员量身定做的保障服务中,北京地坛医院提供了蔬菜预定、主食副食外卖、打车等服务;世纪坛医院推出家庭维修、洗衣、理发等服务等。
从创建效果来看,后勤中心实现了医院后勤闭环式管理。即受理服务需求——分派服务任务——追踪服务进度——反馈服务结果——满意度评价。据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边宝生介绍,后勤中心在方便患者顺畅就医的同时,也解决了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市属医院后勤集约式、精细化管理水平。数字显示,从第一家后勤中心运行以来近5个月,22家市属医院累计受理各类服务需求41748件,总体服务满意度达96%。
大数据将成医院管理决策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医院后勤中心枢纽平台,服务信息在系统中已经形成“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够为医院后勤管理下一步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以积水潭医院为例,医院7月维修服务量快速上升,而维修项目以空调和上下水管道为主,医院考虑夏季医院用电、用水量达到高峰,相应的器具和设备的使用率升高导致维修服务量上升。而世纪坛医院采取措施针对出现问题较多的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及时排除问题隐患,结果8月维修量就明显下降。
樊世民表示,未来,22家北京市属医院将通过数据分析、过程监控、满意度调查等,收集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各项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服务流程。
22家北京市属医院后勤拟实现集团化管理
不可否认,市属医院后勤有典型国有企业特点,规范化管理并不容易。在总结会议上,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属医院创建后勤中心,着实成为了医院集团化管理的典范,这源于各医院信息系统并不统一。
对此,樊世民认为,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还有完善的空间,未来将通过互联网的支撑,实现医院管理无纸化和精确管理,使衔接更加准确和无缝。同时利用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管理潜能,为开展后期管理绩效评价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对于医院后勤中心下一步工作安排,樊世民说,相关部门将结合后勤中心运行情况,完善升级信息系统,增强系统功能,争取实现集团内部后勤联网信息共享。